Thursday, November 07, 2019

三个值得深思的小故事

第一个故事是耳熟能详的《扁鹊见蔡桓公》,大意就是扁鹊多次建议蔡桓公预防疾病,桓公不听啊,最终病入膏肓,无药可治。
长久以来,大家都在批评桓公“讳疾忌医”。其实不然。桓公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,大举招纳贤士,乃是一位有作为的明君,怎会如此愚笨。
故事的关键在于桓公著名的一句话:“医之好(hào)治不病以为功“。意思是,医生都喜欢治疗没有病的健康人——这样啥都不干还作为功劳。你看看,这哪里是目光短浅,这分明目光如炬,桓公麾下的大臣是不容易混日子的。当时的齐国”人才荟萃,彬彬大盛“。
但是很可惜,一代明主还是英年(44 岁)早逝了。
问题出在哪里?扁鹊的三阶段论说的好:病症前期,汤药即可;病症中期,需要针灸手术;到了晚期,无药可救。再直白一点,治病这样专业的事情啊,并不是说干的越多就效果越好。你一个外行非不听专业意见,自然没有好果子吃。
联想到有一些医生门庭若市,他的病人隔三差五就要来开药治疗;有的医生门庭冷清,因为他的病人按照他的建议吃一两副药就病好了,常年健康,自然无需看病。
嗯,扯远了,接着说第二个故事:有两个县令,都被派到偏远山区工作。
其中一个发现当地治安很差。为了保卫人民财产安全,他积极增加差役,加强巡逻排查,自己也呕心沥血连轴转。年终上京述职自然是成果满满:抓获小偷若干,破获重大案件若干,获得老百姓送的锦旗若干……
另一个县令也发现治安很差。他没有急着增加差役,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商业发展和民生的措施。年终述职却发现无料可写,因为辖地安居乐业,已经压根没有人去做小偷了。
如果你是这两个县令的上司,你会怎么评价他们呢?
第三个故事是说某地有家大互联网公司。有个经理发现自己部门的员工们每天都按点下班,毫无紧张气氛。于是决定要提高下工作效率,每天要求员工汇报工作内容,每月评比,辞退排名垫底的员工。
经过一段时间,部门果然有了变化。大家都加班加点紧张工作。为了产生工作量,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产品特性改来改去;新产品带着 bug 仓促上线,等客户抱怨再来作为新的工作量去修正。经理很满意报表上显示人均工作时间提升了一倍。结果到了年底,经理被辞退了。
其实,产品设计也是类似道理。优秀的产品不应该让用户感觉到有太多的缺点,也不应该让用户感觉到太多的优点。因为它就是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来工作的,用户不会因为某个特性而感到惊喜或者迷惑。好的产品会帮助用户完成工作,却无需留意到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。
这样的产品上线后,压根就不会有人报 ticket。需求早已被满足了,没有故障,又有谁会去开 ticket 呢?
但是,当公司的考核是比拼加班和工作量的时候,哪个团队又会愿意开发这样的产品出来呢?

Friday, November 01, 2019

春风又绿江南岸

克罗奇(意大利史学家、哲学家)曾说: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”。
普通人很难拥有远见,因为百年生命太过短暂;难以全面看待问题,因为所学所知毕竟片面;难以深入洞察,因为缺乏逻辑和推理训练(理工科更应该成为普适教育)。
第一个开启心智的猿人,不论它当时所思所想,估计是满心的欢喜、恐慌,以及悲伤和无奈吧。
大部分人会以为科技与宗教是两码事,然而科技其实正是新时代的宗教。
它提高了生产力,重构了社会的结构,启发和引导了文明进步的新方向……与此同时,它也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泡沫。
也许泡沫破灭时,可以推动文明的小船继续往前漂动,以弥补进化意义上的缺陷。
天道不仁。唯其不仁,方能囊括一切。方能亘古久远、连绵不绝。
微观处的不对称性,并不会对宏观系统的运转产生即时的影响,因为复杂系统自身往往具有很强的鲁棒性。但千千万万的微观不对称长期积累起来,最终会由量变引发质变,推动系统过渡到新的平衡。经济学上把这个过程称为经济危机。无论奥派还是新旧芝派,对此都只能聪明地采取鸵鸟的做法。
是我们引领了时代,还是时代创造了我们?

Wednesday, June 19, 2019

Facebook 的 Libra 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

笔者一直颇为关注 FB 团队在数字资产方面的进展,并认为他们是最有可能首先大规模落地的。月前交流时曾询问具体发布时间,说是这个月中旬左右。
果然,2019 年的 6 月 18 日,Libra 项目白皮书正式面世,要解决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支付的问题。同一天,软件巨头微软宣布加入了全球最大的分布式账本项目——超级账本阵营。
这两件事,恰好是新一代金融科技自比特币起,在支付和分布式账本两条主线上的里程碑。
纵观历史,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,甚至其加速度本身也在加速!
曾几何时,同一家银行异地取款要收手续费;时至今日,手机异地使用已无漫游费。
人们一直在不断追求更方便、更幸福的生活,正是这种爆发式增长的需求,逼迫科技创新的过程越来越快。凡是无法跟上生产力发展的,必将被历史抛弃。
Libra 项目面世后,支持者有之,反对者有之,困惑者亦不在少数。笔者认为,从金融科技的角度,至少应该认识到如下几点。
  • Libra 目标是落地,并非实验性质。不同于 R3 联盟这样既缺实际需求,又缺研发实力的组织,FB 联合 Visa、eBay、Paypal 等 29 家金融机构,自身手握 27 亿真实用户,同时具备大规模系统的研发经验。这些都表明,Libra 项目落地的概率极高,而且一落地就会承载庞大的交易量。这将让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徒有眼羡不已。
  • Libra 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新的数字货币类型,而在于启示思路。无论成败,它都将揭示:全新的、更高效、更开放的金融体系是可行的。大门已经打开,金融机构们要考虑的并非是否应当支持 Libra或者别的方案,而是在未来更先进的普惠金融秩序下如何重新定位自身。历史终将选择能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方案。
  • 短期内受到挑战最大的将是 SWIFT。无论是 Visa 的 B2B connect 还是 FB 的 Libra,实际上都剑指这一金融系统巨头。SWIFT 网络拥有超过 10000 家金融机构,每年超过 100 万亿美金的支付量,曾为全球金融系统做出过重大贡献。然而,它自身的创新太慢了,交易延迟居高不下,手续费过于昂贵。落后就要挨打,就会被创新者挑战。
  • Libra 赌的其实是全球化的趋势。只要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对的,跨境的支付,打通不同类型的货币,就是个强需求,就必然会出现相关产品。区别只是在于谁来做,什么时候做的问题。
  • Libra 的短期优势和劣势都是与现实货币锚定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短期内 FB 必然要向既得利益群体妥协,也要凭借现实货币为其信用背书。这就造成现有金融体系的众多问题和风险,对于 Libra 依然存在。换句话说,未来几年内,其必然会受到大量金融攻击(目前,Libra团队仍缺乏足够的金融专家)。但是长期来看,当实践证明其足够稳定和好用之后,信用将转移到 Libra 本身,届时,将没人关心是否与谁挂钩的问题。
个人预测,Libra 项目的进展并不会那么顺利,这里面仍然存在不少金融科技(特别是隐私、安全、金融攻击)和监管难题;另一方面,重构金融格局带来的巨大变化,必将改变已有的利益分配和游戏规则,这将是很多人所不愿的。
但历史的洪流必将携裹一切,滚滚向前,根本不会在意途中曾有几棵朽木,几堆泥沙。